官方网站
来源:赵少俨 时间:2020-01-14
在古代文献、诗词和士人生活中出现梅兰竹菊,可谓历史久远。
赵少俨
《易·系辞上》有“同心之言,其奥如兰”;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有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”;陶潜《归去来辞》有: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”……绘画中出现梅、兰、竹、菊的题材,约在唐代,在文人之间流行并达到形式上的成熟,约在宋元。宋末的赵孟坚著有《梅谱》(佚),将四者编在一起,以画谱的形式传播,则始于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的《梅兰竹菊四谱》。
而称它们为“四君”、“四君子”,则是陈继儒以后的事了。
墨花墨禽 书影
四君子画常被用来象征品德,寓意吉祥,抒寄情志,赞颂自然,集真、善、美为一,所以历千年而不衰。明清以来,四君子画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:练习笔墨(特别是笔法),以作为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的基本功。这是因为,四君子画高度程式化,图像单纯而笔法丰富,便于入门,而要达到一定的高度,却又相当的不易。
《墨花墨禽》书影
当下,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尊重,学习中国画的人日益增多,而四君子画谱却很少见。赵少俨君研修中国画多年,有相当的笔墨功底,他们以数年之力,编创《墨花墨禽》。
赵少俨作品
其主要特点有三:一、图文结合,不失画谱本色;二、在图释中融入历代名家的画法,有益于理解四君子画传统;三、笔墨有力有韵,印制精良,便于品味和临写。
这套画谱由海培国学馆与西泠印社联合出版。我相信,他的面世,不仅会帮助广大爱好者把握四君子画,也会促进他们对中国画笔墨的把握。
赵少俨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