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网站
从近代美术的发展脉络来看,赵少俨属于传统出新的画家,他的花鸟画幽静典雅,有宋元花鸟闲适的趣味,气象上却不全拘泥于宋元的藩篱。
韩:您在荣宝斋画院开设什么样的课程?您的教学有什么特色。 赵少俨:在画院的课程安排上这大概也取决于导师的思路,我们大致还是以配合为主。
毛笔到今天尽管已经不再是主流的书写方式,但中国骨子里的审美,骨子里的哲学并没有变,中国绘画强调的是线条造型,他与西方光影、色彩的艺术语言没有太大的关系,线条造型强调的是线的质量——即画云能飘、画水能流、画石能重。
工笔或写意都是技法,都是为了表达画家胸中逸气,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,在我看来,其实没什么差别,合适工细的地方,我用工笔刻画,适合写意的地方,我用粗笔草草。
在中国画的创作方面,赵少俨是一个好画家,更是一个好老师,为什么这么说?这是由实践中得来的。《美术报》曾经连数年开辟「技法讲座」栏目,邀请了包括中国美术学院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内的诸多名师,在报上连载国画、油画技法性稿件,这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服务性栏目。
赵少俨善花鸟,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。他在绘画上的创新,固然不明显的体现在章法上,但是,少俨力求落墨出自肺腑。因此,他的具有时代的审美意趣,自然而然的在画面气息上反映出采。